2007年9月28日,星期五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八版:案卷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“陶王”夸海口惹官司
小非

  “陶王”在电视节目里夸下海口,说自己的作品到现在还是世界之谜,如果有人仿造出来,送他一栋三层小楼。洛阳小伙较真了,果然仿制出作品,可当他兴冲冲交涉时,却得到意想不到的答复,一气之下他把对方告上了法庭。
  近日,法院一审判决,认为该海口已构成悬赏广告,五层吊球合同有效。被告不服一审判决,日前已上诉。

  “陶王”夸海口
  33岁的洛阳小伙孙震成为名人,缘于他与“世界陶王”的那场官司。
  2006年4月1日晚,孙震在家吃完饭后打开电视。此时,中央电视台7频道《乡约》栏目正在播出《土与火的传奇》,讲述的是“世界陶王”邢良坤利用泥巴做陶艺的传奇故事,孙震被主人公的创业故事深深吸引了。
  孙震是洛阳市西工区房管局职员,从小很喜欢玩泥巴,如今制作陶器是他的业余爱好。
  当晚,央视《乡约》栏目中,陶艺家邢良坤展示了一件精美的陶艺作品五层吊球,面对全国观众说,这是他的第一件作品,里面是死环套扣,一个一个包在里面,五层吊球制作十年来,没有一个人能够破解,到现在还是世界之谜。
  接下来,邢良坤夸下海口,如果有人能仿造出来,就把自己位于大连的三层小楼、共计2000平方米的“邢良坤艺术中心”送给他,还包括里面的所有资产。
  邢良坤是大连市陶瓷艺术研究所所长,我国著名的陶瓷艺术收藏家和鉴赏家。自1989年开始,他潜心研究陶艺,为此不惜把几百万家产“烧空、玩空”。在经历无数次失败后,他终于摸索出了一套方法。至今,邢良坤创作出4万多件被誉为“三分人工七分神力”的陶艺作品,取得了“立体开片”、“网釉”、“红天目”、“吊球”、“转心瓶”等20多项国家发明专利,获得了吉尼斯“国家发明专利之最”证书。
  “刑陶”成为海内外人士收藏珍宝,但他的作品向来不卖只送。曾有国外人士开出1300万美元买他的100件作品,邢良坤坚决不卖,最后大手一挥,全部送人了。至今,他有26件作品被作为国宝,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。
  因技艺超群,个性张扬,邢良坤有”世界陶王”、“陶艺狂人”之称。可他做梦也想不到,他在电视中的那番狂言,引来了一个大麻烦。

  小伙较真破难题
  看完节目后,孙震觉得心里有点堵。你既然能创造出来个世界之谜,那我就能破解你这个谜。经过多天的深思熟虑后,孙震决定挑战邢良坤。不为别的,就为证明自己。
  从此孙震开始研究制作起五层吊球来。开始制作前,孙震把电视里的那段节目从网上下载后,反复观摩、思考。邢良坤所展示的五层吊球外径约20厘米,高约25厘米,共有大小5个球相套,层层都有死环相扣,而且每个球体的表面都对开小口,可以一眼看穿,堪称精巧绝伦。孙震能感觉到制作的核心难度。首先是在填充物的选择上,他费了很大功夫,开始用的是浇上蜡油的毛线做成吊球形状,再一层层地粘上泥巴,可是做好后不方便取出来。之后,孙震又想了很多办法,但都以失败而告吹。他感到十分郁闷,一度想放弃。
  一晃制作时间快10个月了,可还是没成功,吊球制作陷入了停滞。有时候,孙震做梦都在思考,梦到了吊球的样子,他兴奋地说着梦话,惊醒了熟睡的妻子和儿子。看到孙震固执地痴迷五层吊球,家人都认为他精神上有点不正常了。
  2007年2月,一次意外的制作使孙震成功了。在试验了N次后,他终于把最里面的两层球体成功包了起来。那一刻,孙震流下了激动的泪水。随后,制作层层突破,很快就做成了第一个五层吊球。
  更令人兴奋的是,孙震制作出来的这个五层吊球,比陶王邢良坤制作出的更小、更精巧。世界之谜被破解了,倔强的孙震要用事实向陶王证明,他在电视中所说的话是错误的,是不负责任的。

  状告“陶王”讨说法
  孙震把制作好的五层吊球拍成照片,用特快专递寄给邢良坤。但是,邢良坤一直没有给予明确答复。
  孙震有些着急,他给邢良坤打了一个电话。电话中,他希望邢良坤对自己的作品作出评价。邢良坤在电话中提出,孙震所制作的五层吊球内部旋转不好,容易碰壁。而他自己的则能像轴承一样旋转,且不会碰壁。一听这话孙震蒙了,因为邢良坤当初并没提出这么多苛刻的附加条件啊!
  孙震没有气馁,集中精力继续攻关。2007年4月初,他终于成功解决了五层吊球的内部旋转和碰壁问题,而且做出了六层吊球。随后,他将改进后作品的图片和DV光盘,寄给邢良坤。
  再次与邢良坤联系时,依然得不到认可。邢良坤在电话中说:那是不可能的,我那个五层吊球不可能有人仿制出来,完全是两码事。孙震肚子里是窝满了火,自己的辛苦并没得到认可。
  2007年5月9日,孙震无奈之下,委托律师给邢良坤发去了律师函。
  律师函这样写道:由于邢良坤在《乡约》节目中公开悬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,悬赏内容清楚明了,而孙震已经完成悬赏要求的行为,制作出多件作品。目前,虽不能肯定孙震的作品是否能与您的作品媲美,但是,可以肯定的是,其作品的完美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了您在公开悬赏时要求的条件,因此,孙震先生依法有权要求您履行公开悬赏时的承诺。同时,随律师函发去的还有孙震制作的五层吊球照片及视频。
  律师函中,律师还建议双方能够积极协商,解决该悬赏合同纠纷。然而,律师函也没有结果。孙震说,面对着全国那么多观众许下的承诺,怎么能说话不算话呢?
  2007年6月8日,孙震向洛阳市涧西区人民法院提交了民事起诉状,请求法院确认邢良坤关于五层吊球制作悬赏广告合同成立并生效,同时承担自己因本案支出的合理费用8000元及本案诉讼费用。
  2007年7月23日,法院开庭审理了该案件。
  邢良坤的代理律师认为,邢良坤在电视节目里接受访谈的行为,只是夸下的海口,并不是广告行为,也不是广告活动,其在访谈中所作的任何意思表示,都不能理解为广告性质或广告信息。代理律师还认为,两件作品不具有可比性,作品的外观可以不一样,但制作结构必须一样。
  孙震的代理律师则认为,邢良坤在节目中夸口,是面向社会公开摆设的“擂台”,应当属于悬赏广告。至于两人的作品及制作方法有何不同,应由邢良坤举证。

  倔小伙一审胜诉
  2007年8月21日,法院作出一审判决,孙震与邢良坤之间的“五层吊球陶器制作合同”成立并有效。
  法院审理后认为,邢良坤在电视台访谈节目中向社会公开“如果谁能仿造出我制作的五层吊球,即可获得邢良坤艺术中心三层楼房及楼内资产”的意思表示,内容具体、确定,并未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,表明其接受该意思表示的约束,构成了面向社会不特定人的要约。孙震收看该节目后,按照邢良坤的要求制作了符合要约规定的作品,以其行为对邢良坤的要约进行了承诺。因此,双方的意思表示真实、合法有效,双方行为也符合要约承诺的要件。
  据了解,邢良坤艺术中心位于大连市联合路73号,在市中心地段,该地段的价格约为8000元/平方米,以邢良坤自称的楼房面积2000平方米计算,该艺术中心价值将近1600万元。这还不算“里面的财产”,即邢良坤那些无法估计价值的陶艺作品。这就意味着,如果执行合同的话,“陶艺狂人”邢良坤的巨额财产将面临易主。
  都说“吹牛不上税”,可邢良坤夸海口为什么要负法律责任?夸海口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会变成悬赏广告?一审宣判后,本案审判长李玲进行了解答。她说,悬赏的法律术语叫要约。按照我国《合同法》的规定,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。
  同时,我国《合同法》对要约方发出要约的地点并未作出法律上的要求。根据意思自治、契约自由的原则,合同双方所订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自由约定,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,合同即为有效。
  拿到判决书的孙震激动地说,我只是一个无名小卒,感谢法院给了我一个公正的判决,诚信是中华的美德,也是做人的准则。

  夸口只是玩笑话
  2007年9月6日,邢良坤已委托律师向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交民事上诉状,他不服涧西区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,在上诉状中请求二审法院依法撤销原审判决,驳回孙震一审的诉讼请求。
  谈及上诉理由时,邢良坤说:“陶艺研究所的大楼是我租赁的国家财产,说将其悬赏是为了增加节目趣味性的玩笑话。即便该大楼是私人财产,也属于我和妻子的共同财产,要送出去还得征得妻子的同意。所以在央视上说的那番话,只是句玩笑话。”
  邢良坤说,他的五层吊球制作方法是获得国家专利的,孙震的作品是否符合他的要求,他说了不算,孙震说了也不算,需要国家相关部门鉴定,法院不具备鉴定能力。“上诉时我不会到庭,大师就是大师,大师的作品别人仿得再像,也是赝品!”邢良坤强调,他很重视这次上诉,已更换了代理律师。
  目前,此案仍在二审中。